返回

谁是文仙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九十五章 立心圣音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在朝廷做官的人为百姓担忧;不在朝廷做官的人为君王担忧。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,在野为民也担忧。

    既然这样,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?

    那一定要说“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,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”吧?

    唉!如果没有这种人,我同谁一道呢?

    笔停,文成,宝光重重,冲天而起。

    “文成天下知!”许平秋大喜若狂,眉飞色舞,激动得脸色潮红。

    这又是一篇带着自己名字的佳作。

    他不名留青史,谁名留青史?

    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

    韩修德呢喃道,“李讲的目光,到底超越了当今多少个时代?他是看到了一些未来吗?知道女子科举刻不容缓?为何用词遣句,这般振聋发聩?”

    “好一篇《岳阳楼记》,好一个文王李讲……”

    姜迦怔然,忽然眼睛就红了,落下两行清泪。

    这首作品出世,不说是永绝后患,至少也能解了燃眉之急!

    轰!

    停笔的瞬间,巴陵郡内,四方生命精气滚滚汇聚而来,迅速化成一口碧绿的长刀。

    骆淳渊露出骇然之色,因为突然发现,任凭自己怎么努力,如浪涛般卷起的怨气,都纹丝不动,定格在了半空!

    “李讲,你做了什么?!”骆淳渊惊恐万状。

    他可是圣人啊!

    高高在上,超凡脱俗的斩我境圣人啊!

    怎么会在一个渡厄境后期的修士面前,什么都做不了?!

    这种不安的感觉,就像是毒素一般摧残着他的意志,心惊肉跳。

    李讲抬首,目光如炬,凛然威严。

    此刻的他,就像是一位审判人间的神子,背后的虚空炸开,升起起一片辉光,晶莹而圣洁。

    成百上千道身影,在辉光中站起身来。

    他们长相各异,身高不一,有的是年轻力壮的青年,有的是风华正茂的少女。

    有的人老了,白发如雪,但脸上仍然带着慈祥的笑容。

    有的人还年幼,跟个小豆丁似的,不过黑白分明的眼睛却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。

    有的人双脚残疾,有的人两耳失聪……

    这些人从外表上真的看不出什么特殊的地方,平凡得就像是走在路上,你随眼一瞥就能看到的路人。

    而在李讲的背后,他们却都做着同一件事,那就是对着供奉台上的牌位,虔诚祈福。

    “这是……愿力佑福!”

    四面八方,像是掀起了一阵山崩海啸。

    众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,无一不惊得头皮发麻,脊背像是有一道闪电穿过。

    “不可能……这绝无可能!”

    骆淳渊不断的摇头,失声道,“从古至今,遍寻古史,整个大唐,也就只有五个人能够得到愿力佑福。”

    “这五人,谁不是封圣后,做出一番丰功伟绩才得到的愿力佑福,你李讲有什么资格相提并论?!”

    他太愤怒了,此刻甚至显得有些歇斯底里,不顾一切。

    因为,愿力佑福牵扯太大了。

    一个连他都没有做到,可以称之为遥不可及的目标,居然被年纪轻轻的李讲做到了。

    高傲如他,如何能够接受?

    第一反应就是反驳,质疑!

    “骆淳渊,死到临头,你还有什么必要骗自己?”

    姜迦冷笑,毫不气地说,“文王是没有封圣,可是,论功绩,他逊色于谁了?”

    骆淳渊两眼猩红,愤恨不甘,指甲刺入血肉中,却恍若未觉。

    众人听到姜迦的一番话,也慢慢反应过来了。

    是啊,李讲虽然年轻,甚至还没封圣。

    可是,真要谈论起功绩,他比谁差了?

    光是传播文道这一项,就足以比肩圣师。

    更别说,他还亲身参与立法,接连颁布《义务教育法》与《科举法》了!

    李讲做过的一桩桩,一件件论过来,简直是不胜枚举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要是没有得到愿力佑福,那才是奇了怪了!

    “女子科举,势在必行,如同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,终有一天将要席卷而至。”

    李讲开口,声传几十万里,不只是兰州所有百姓都能听到他的声音,就连相邻的青州、药王城,也察觉到了异常!

    “在这历史重大之变局中,尔等非但不愿意助推大唐一把,让民族复兴,祖国昌盛,反而还激烈反对。”

    李讲面色平静,声音恢弘,里面携带着某种庄重雄厚的法则之力。

    这让许多人都情不自禁的发抖,就像是在聆听父辈老师的教诲。

    “本王本来还以为,理越辨越明,道越论越清,这才放任自流。没想到,等到最后的,居然是一部万民血书!”

    这一番话,李讲微微蹙眉,讲的是痛心疾首。

  

第一百九十五章 立心圣音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